嘉義民雄,是我的故鄉。
從出生到七歲讀完小學一年級,記憶所及,我們家是一間二樓的房子,
後面有個小庭院,角落種著一棵木瓜樹。
我們家在一條不大不小的巷子裡,對面有個很邋遢的小鬼,
我爸媽給他起了個綽號叫作「Oh,No!」
出巷弄轉個彎就會遇到平交道,再過去是一條和鐵路平行的大馬路,
兩側種滿了芒果樹,一到產季,鄉公所會派人來採收。
而包括我在內的幾個附近的小孩,則是會趁工人來採收前,
合力拿家裡曬衣服的竹篙,去「摃」芒果,
一夥人就窩在芒果樹下大快朵頤起來。
往相反的方向走,是一大片廣大到我從不曾穿越的稻田,
週六日我會和老爸到這邊電魚和抓青蛙來加菜,收穫通常不錯喔~
除了青蛙外,可以抓到吳郭魚、鯽魚、泥鰍和土虱,偶而也會電到水蛇,
如果是可以吃的種類,老爸會拿去蛇肉店賣錢,然後我們會順道喝碗熱騰騰的蛇湯。
往稻田的路上有家麵包店,我總喜歡替爸媽進去買。
每次我都買同樣的東西,說一樣的話:「小條的土司要切喔!」
八歲我們家搬到高雄,一住十年,直到我上大學,定居在台北。
這兩年開車回家,也許是年紀到了,開始會想著:老家不知道變成甚麼樣子了?
於是去年經過嘉義時,繞過去試圖找找看,憑著唯一有記憶的地名:「埤角」。
但繞遍民雄也找不到印象中的地方,雖然遺憾,但畢竟三十多年過去了,
物換星移,人事全非也是意料中事吧!
在Irene的提醒下,今年我特地到戶政事務所查戶籍,還打電話到嘉義地政單位詢問,
總算是有了一絲線索,原來地籍重劃,地址變了。
而且最醒目的地標--鐵路,都已經地下化,要找也找不到。
於是我們帶著期待的心情再次前往,順利的找到重劃後的「雙福村」,
也找到了「埤角」,可是令人傻眼的是埤角的門牌「們」,
基本上應該是用亂數排列的吧!
但想說路在嘴上,於是我們找了家彩券行詢問,想說在地的總知道吧!
誰知一問三不知,就在暈頭轉向之際,彩券行的店員突然指向一個人。
「啊!問他!問他就對了!」
只見一位先生慢慢抬起頭來,「埤角146號就在........」
這傢伙應該不是郵差就是快遞吧!
找到了!
真開心!
只是印象中的巷道沒這麼小啊!
小孩眼中的世界跟大人眼中看起來真是完全兩個樣啊!